我們都想做孩子心中那位溫柔可親的媽媽,可是,生活中卻總是充滿著各種煩惱和壓力:既要應付忙碌的工作,還要忙活雜七雜八的家務,有時還要面對不給好臉色的老公。
如果這時候孩子再調皮搗蛋,任誰也是忍不住的,肯定會對孩子一通吼罵……
01.我已經很久沒對孩子發(fā)過火了,但前幾天還是干了一次這樣的事。
那幾天,正好趕上優(yōu)爸出差,婆婆也回老家去了。我一個人既要接孩子放學、做飯,還要哄睡孩子之后熬夜修改客戶退回來的稿子,心里那個煩躁郁悶,真是無處傾訴。
結果那幾天晚上,女兒總是不愿意早睡覺,一個人在客廳里瞎鼓搗,一會拔拔插頭,一會翻出爸爸的工具箱,用鉗子敲敲這,鑿鑿那……
我提醒了她好幾次,可她就跟沒長耳朵似得,不理我。我嗓門越來越大,終于忍不住了,過去一把奪下她手里的鉗子,對著小屁股打了一巴掌,咬著牙說:
“我已經說了第三遍了,你沒長耳朵是不是?你再不趕緊滾去睡覺,我把你扔出去信不信?”
說著,我就拉著女兒胳膊,假裝往門口走。
女兒被我突如其來的粗暴嚇壞了,緊緊抱住我的腿,哭著說:“媽媽我睡,媽媽我睡,別扔我!”
看著她單薄小身板、驚恐的表情、淚汪汪的眼睛,我心里真不是滋味:“我咋成了個這么狠心的媽呢?”
好一頓安撫之后,女兒終于是睡著了。但是半夜三、四點的時候,突然聽見她說夢話:“媽媽,黑!不出去,不出去!”我趕緊摟住她,一邊拍著背一邊輕聲說:“沒事寶寶,媽媽在呢,咱哪也不去!”我知道,她這是被嚇得做噩夢了。
那一次,我內疚地都哭了。我只知道自己心情煩躁,卻忘了已經好幾天沒有好好陪孩子了,孩子故意搗亂,或許只是想引起我的注意而已;一通責罵、怒吼之后,我的壓力、壞情緒是釋放了,可給孩子心里造成的傷害卻不會那么快消散……
02.沖孩子發(fā)脾氣,孩子會變得愚笨、福薄
身邊一位信教的長輩,曾語重心長地告誡我說:
年輕的父母啊,千萬別動不動就沖孩子發(fā)脾氣,否則時間久了,就會壞了孩子的靈性,讓孩子變得愚笨、福薄。
人一生氣,心底就會燃起一股“無明業(yè)火”。當你沖孩子發(fā)脾氣時,就把這股“無明業(yè)火”引到了孩子頭上。而孩子本來就身心脆弱、靈性不穩(wěn),這樣一來,靈性往往就被“燒”壞了。
想想身邊那些整日被父母呼來喝去的孩子,他們成績能好嗎?肯定不會,因為靈性被破壞了,孩子就容易變得愚笨。
常言道“怒火傷肝”,經常發(fā)脾氣不但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,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。看看身邊那些經常發(fā)怒的人,他們的工作肯定越來越不順心,他們的婚姻肯定充滿了相互抱怨。他們年老之后,身體也比正常人多很多毛病,無法安享晚年。這就是福薄呀!
雖然我并不信教,也沒研究過什么是“無明業(yè)火”,但是根據這位長輩的描述去反思周圍的人和事,感覺確實很有道理。
03.憤怒、責罵,往往是白費口舌
當一個人面臨巨大的危險、感到非??謶值臅r候,大腦就會啟動“逃生機制”,此時人就會變得精神緊繃、肌肉緊張,時刻準備逃避災難。這是人類的生存本能,孩子身上也具有這種能力。
有意思的是,當我們沖孩子發(fā)脾氣、大吼大叫時,往往會讓孩子變得非常緊張,從而觸發(fā)了孩子大腦里的“逃生機制”。此時,孩子大部分的注意力 ,都放在如何躲避這場“災難”上。雖然你在苦口婆心地教育,但孩子滿腦子都在盤算:“他快罵完了,就快罵完了,這就罵完了……”
到頭來,你發(fā)完火后問一句:“知道錯了么?以后還這樣不?”
孩子立馬表現的很乖,趕緊回一句:“知道了。以后不犯了。”
其實孩子對于錯哪了、怎么改還是迷迷糊糊的,他只知道:家長終于罵完了,可以松口氣了。
04.等我們老了,孩子會把當初的脾氣都還給我們
著名的心理咨詢師賴佩霞,在一次演講中說:
我們沖孩子發(fā)完脾氣后,常說的一句話就是:“我罵你,是因為愛你!你要不是我孩子,我才懶得管你呢!”
但是在孩子眼中,家長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。孩子必須努力說服自己:“原來,我媽媽罵我是因為愛我。原來愛也是可以這樣的”……
有一天,我們老了,腿腳不便,需要孩子照顧。于是,孩子很可能就會用我們當初用過的方式,來愛我們:
“媽!跟你說過多少次了,出門多穿點衣服,你怎么就是不聽呢!”
“媽!上完廁所記得沖,你怎么越老越糊涂呢!”
“媽!多吃點青菜,你怎么越老越挑食呢?”……
聽到孩子這么兇你,你肯定不會說:“嘿嘿,我孩子好愛我呀,罵我罵的那么兇。”我相信,年老的你,心里一定很難過,很難過。
所以,指責、發(fā)火從來都不是愛,而是孩子健康人格的殺手。我們沖孩子發(fā)火,動機從來都不是因為愛,而是因為我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。
05.孩子的問題,歸根結底還是父母的問題
孩子在成長過程中,重要的能力是模仿。孩子因為跟父母相處的時間長、關系親密,所以父母的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,孩子都會看在眼里、記在心里,有意無意地去模仿。
如果你的孩子因為下面這些問題惹你生氣了,那請你先不要對孩子發(fā)火,因為這很可能就是父母自身問題的反映:
在線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