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|國|傳|統(tǒng)|節(jié)|日
元宵節(jié)
元宵節(jié)的歷史
農(nóng)歷正月十五元宵節(jié),又稱為“上元節(jié)”、上元佳節(jié)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燈節(jié),是春節(jié)之后的個重要節(jié)日,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(qū)和海外華人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。正月是農(nóng)歷的元月,古人稱夜為“宵”,所以把一年中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(jié),這也是中國古往今來的狂歡節(jié)。
元宵佳節(jié),舉家團圓,而元宵這種食品又象征著闔家團圓正月十五吃吃元宵預(yù)示新的一年合家幸福、萬事如意。元宵在北宋時期的開封城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并占據(jù)民俗文化的主角。將元宵放在沸湯里煮熟,這種簡約的做法至今仍風(fēng)靡大江南北,這是北宋人發(fā)明的一種吃法。
相傳,漢文帝(前179—前157年)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,每逢此夜,必出宮游玩,與民同樂,在古代,夜同宵,正月又稱元月,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(jié),這一夜就叫元宵。
元宵的來源
《歲時廣記》十一引《歲時雜記﹒賣節(jié)食》:“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,煮糯為丸,糖為臛,謂之圓子……”煮糯米丸,湯中拌入白砂糖,這就是北宋的元宵,從文獻中可以看出還沒有餡,宋代女詞人朱淑貞筆下的“輕圓絕勝雞頭肉,滑膩偏宜蟹眼湯”,說的就是無餡元宵。
這種無餡元宵,叫“實心圓子”。在燒開的湯鍋里,撒進白糖,再下江米面煮熟,然后往鍋里投以蜜棗、桂花,桂圓、藕丁等,很象一種小圓子羹。到了南宋時才有了糖心的“乳圓子”,其后餡料才有了甜、咸之分。“乳糖圓子”“圓子”等稱謂都是指的元宵。
宋代的元宵節(jié),油䭔與圓子成為節(jié)日主打食品。元明以后,北方已很少有人提到油䭔這一名字。直至明朝永樂年間,人們才以“元宵”來稱呼這種糯米團子。但是元宵這一食品卻誕生在宋朝的開封,從開封傳播南北,不斷發(fā)展豐滿、多滋、多味兒、多彩。
元宵習(xí)俗
1.猜燈謎:舊時又叫“打燈謎",是元宵節(jié)后增的一項活動,早是由謎語發(fā)展而來的,起源于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。它是一種富有譏諫、規(guī)戒、詼諧、笑謔的文藝游戲。謎語懸之于燈,供人猜射,開始于南宋,現(xiàn)在大家在街頭若是猜中燈謎常常會有獎勵。
2.劃旱船: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,也稱跑旱船,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動作,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。
3.扭秧歌:在我國北方地區(qū)。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種人物,手持扇子、手帕或彩綢等起舞。有的地區(qū)將高蹺、旱船、竹馬燈、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稱秧歌。
4.放燈祈福:這種在元宵節(jié)放飛的燈,又叫“天燈”和“平安燈”。主要目的是為了祈禱一家幸福健康,人們會在天燈上寫上美好祝愿,希望天燈上達天庭被神仙看到,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光明和希望。
在線咨詢